联系电话: 14704058800 13002433888

lnxy@xiangyijianzhu.com

PINCHEN

辽宁 · 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二街 400-1号A1-5门

联系我们
Return

2022.09.22

沈阳强电工程相关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吃、穿、住、行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住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使得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强电施工作为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的质量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强电施工方法和技巧,保障电气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提高强电施工水平。

建筑工程中的强电工程是事关工程能否顺利通过验收以及长期规范使用的重要环节, 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着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建筑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强电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强电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电气实际情况,全面、统筹综合考虑,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不断提高设计水平。而强电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短板和监理盲区等诸多问题, 给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强电与弱电的区别探析

电子类人们习惯分为强电(电力)和弱电(信息)两部分。一般来说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一般来说,弱电工程包括电视工程、通信工程、消防工程、保安工程、影像工程等等和为上述工程服务的综合布线工程。

弱电是针对强电而言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强电是指高压电,其主要为电力设备提供电力支持;弱电是指低压电,主要为通信等进行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两者间的区别并不深入。很多人都不知道强电和弱电是什么,对两者的区别界限更不了解。其实在强电和弱电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交流频率、传输方式、功率、电压、电流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

1.在配电系统的整体设计中,设计院和有关供电单位的具体要求不符,通常在施工时还要进行二次设计,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如果施工完成将很难改造。

2. 部分电气施工不能满足消防要求,满足基本的消防要求需要达到一级、二级的供电负荷,造成很大安全隐患。

3. 依照相关的电气施工的具体标准来看,4kW负荷属于一二类建筑的符合标准,而6kW负荷属于三四类建筑的符合标准,实际建设中我国的多数建筑的总体设计都与相关标准不符,因此产生很多问题。

4. 在配电的安装过程中,依然存在技术不规范的状况,常存在短路及漏电情况。而过高的电流及电压都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 在强电施工的过程中,存在防雷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比如高层类建筑容易遭受到雷击,因此必须设计一定的防雷击系统,然而实际施工中,相关建筑未将镀锌接闪器运用于防雷设计中,也未对最易受雷击部位进行处理。

强电施工的总顺序

在强电施工进行之前应首先审核图纸,而且在强电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弱电要和强电分开,防止两者的相互作用。强电施工顺序如下:土建预埋→管道桥架安装→线缆安装→开关盘柜安装→二次线接线安装→检查线路号是否正确→动力盘柜上电→照明盘柜上电→照明灯具上电→电气上电→设备、电气逐项检查测试→做好各项记录→提交验收报告。

电气工程强电施工设计要求

①供电与配电系统设计要求

对于建筑施工的配电系统往往无法通过安全检查,许多安全隐患降低了设计水平。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施工,设计单位将配电系统的施工标准和图纸要求明确。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发展之前,对施工和技术交底技术规范要求, 严格按照预定的要求和建设,力争高标准,应充分考虑到用电负荷标准上限,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设计图纸应及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电路的建设应着眼长远,质量保证。

②照明电路与供电系统匹配的设计要求

节能环保是电气照明施工的第一要求。由于照明系统使用周期长、电力耗损大,所以使用的电器必须首选节能电器。有些施工单位人为降低电器施工成本,但是增加了能耗,这些行为必须坚决杜绝。例如,照明电器节能灯虽然价格高于白炽灯,但是耗电量低,又节能环保,是绿色发展生态文化的必然选择。节能灯中的第一选择是LED,其他的墙灯和顶灯的电器选择也应该选用节能型器材。

③加强电气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岗前策划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制定各类施工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回顾和划分,然后进行了整体分工和组织,细化了板材的操作和工艺,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要严格进出口材料, 制止劣质材料进入现场。更重要的是加强过程管理: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责任到人,任务到位;二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内部摩擦和损耗的控制;第三加强网络监管,对施工环境互动的创作,保证施工质量。

Source

DATE

2022.09.22

share